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
【作者】 丁放
【刊名】安徽新戏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李渔 《牡丹亭》 《笠翁十种曲》 戏曲理论 《风筝误》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闲情偶寄》 宾白 戏曲创作
【摘要】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编写的《风筝误》、《比目鱼》等剧本,称为《笠翁十种曲》,在当时的舞台上风靡一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闲情偶寄》里的词曲部、演习部),则表明了他对戏曲艺术的精湛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对当时剧坛有很大影响,就是
【年份】1995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I207.3
相关文章
- 1、李渔戏曲集前言 作者:徐朔方 年份:1986
- 2、明代曲论中“本色”与“当行”相结合的理论 作者:王星琦,张宇声 年份:1990
- 3、李渔“抹倒”汤显祖辨 作者:闻而畏 年份:1994
- 4、读《闲情偶寄》札记 作者:杜书瀛 年份:1998
- 5、略论李渔对汤曲的讥弹 作者:沈义芙 年份:1984
- 6、《疗妒羹》对《牡丹亭》的接受 作者:茅海行 年份:2009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