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创作题材的三个源头
【作者】 朱振武
【刊名】蒲松龄研究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 《聊斋志异》 “三言” 市人小说 文言小说 “二拍” 创作题材 《牡丹亭》 民间故事
【摘要】,人们作过很多研究,下面一种观点似乎最值得注意:《聊斋》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作者“熔雅文学与俗文学于一炉”,蒲松龄的小说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文人小说”创作的一些传统,更重要的是从“市人小说”创作中吸取了营养,从而成为全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光辉总结”①。《聊斋》创作“雅俗结合”,多方面汲取了文人小说和市人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结晶。如在取材上,蒲松龄不仅继承了文人小说“志怪”、“传奇”的传统题材,并有所拓展,而且对市人小说里一些新的题材内容加以吸收,还把一些民间文学的题材内容也揉进他的小说,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聊斋》的容量,并呈现出审美趣味的多层面性。“人们的艺术偏好也可以按照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一致概念加以解释。按照这一概念,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似乎与她们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一致的作品。”②由于《聊斋》取材的广泛,不同层...
【年份】1999
【期号】第4期
【所属分类】 I207.41
相关文章
- 1、论《聊斋志异》的诗美及其与晚明文艺启蒙思潮的关系 作者:李灵年,韩石 年份:1995
- 2、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述评 作者:周锡山 年份:1995
- 3、《聊斋志异》与明清之“情”文学 作者:石亚川 年份:1996
- 4、“情之至者,鬼神可通”——从重情的角度谈《聊斋》对唐传奇的 作者:程国赋 年份:1995
- 5、从“人间的浪漫”到“异世的合理”:《聊斋志异》爱情作品对明 作者:张玉霞,张祖利 年份:1999
- 6、《聊斋》“情”字二题 作者:谢倩 年份:1998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