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之“至情”与泰州学派的戏剧精神
【作者】 陈燕华
【刊名】地方文化研究
【摘要】的典型写照,其中之“至情”即后来刘蕺山总结之“纯情”,这表明了当时以泰州学派为主的儒家“化情归性”的思想倾向.因此此“即情即性”之至情具有某种超越性,它既不是唯情主义,也不是纵欲主义,而是和泰州派追求的仁与乐、道德和艺术高度统一的精神密切相关.
【年份】2014
【期号】第2期
【所属分类】 B248.99
相关文章
- 1、心学对汤显祖的影响 作者:赵谦 年份:2012
- 2、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对汤显祖“以情格理 作者:刘小梅 年份:2007
- 3、发乎情,止乎礼义: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任怡姗 年份:2012
- 4、纵横任我 生意活泼——罗汝芳对“狂禅”的整合与改造 作者:童伟 年份:2006
- 5、从《大学》“格物”、“致知”的阐释看泰州学派的演进:以王艮 作者:姚文永 年份:2012
- 6、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形成之影响 作者:钱成 年份:2008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