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牡丹亭》旦角妆面的视觉符号意义及美学特征
【刊名】包装世界
【摘要】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中国最古老,也是艺术上最成熟、影响最深远的剧种之一。昆曲中的人物的造型程式以其独特的装饰美在中国艺术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本文以《牡丹亭》为例,探讨旦角妆面的视觉符号意义及美学特征。
【年份】2013
【期号】第6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当代芭蕾《牡丹亭》的美学思考 作者:侯侠 年份:2013
- 2、星月联辉奏水磨——写在上昆三度晋京之前 作者:俞振飞 年份:1986
- 3、创作平移与思维定势——对小说创作现状的一点思考 作者:戎东贵 年份:1986
- 4、刘绍棠小说的独特风格和固定程式 作者:南帆 年份:1983
- 5、中国戏曲纵横赋 作者:郭静洁,温晓琳 年份:2005
- 6、《牡丹亭》叙事艺术的美学特征 作者:崔晓燕 年份:2005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