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牡丹亭”:苏舜钦近体诗中的语言转型
【作者】 倪博洋
【刊名】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摘要】苏舜钦的诗歌通过副词的恰当使用、句子对偶的巧妙改变、援用散文手法入诗等方式,打破了唐诗以来意象浓密、句子定位模糊、诗篇精致繁复而难以使读者把握要领的局面,促成了宋诗的语言转型.这正与人们历来称赞的“牡丹亭”意象相背离,从而促进了文学多元化发展.
【年份】2013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I560.1
相关文章
- 1、《牡丹亭》的魅力 作者:朱栋霖 年份:2004
- 2、苏舜钦卖故纸案新议 作者:刘学健 年份:1995
- 3、范仲淹和“庆历党争” 作者:萧正宇 年份:1984
- 4、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 作者:曾枣庄 年份:1982
- 5、谈宋代诗坛的新变派 作者:张琦 年份:1995
- 6、宋诗的地位与苏诗的地位 作者:张尹炫 年份:1995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