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传统艺术与年轻受众--以昆曲面向浙大在校生的调查为例
【作者】 葛恬
【刊名】鸡西大学学报
【摘要】曲的认识和热情程度不容乐观,高校中的戏曲环境仍欠成熟,昆曲本身方言式的念白、复杂的表演程式及缓慢的节奏是造成大学生对于昆曲难有热情的原因.青春版《牡丹亭》以旧剧新编、现代的舞台效果、合理的演出场次安排以及走进高校与年轻学生零距离的宣传等优点,在年轻人中取得了“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成功”,对于传播传统文化艺术有着借鉴启示作用.
【年份】2013
【期号】第7期
【所属分类】 I232.9
相关文章
- 1、“牡丹”虽好,何以为继:由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谈起 作者:曲海鹰 年份:2010
- 2、圈内人看白先勇和“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周秦 年份:2010
- 3、青春版《玉簪记》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 4、北大师生热捧昆曲 作者:燕燕 年份:2008
- 5、昆曲“奢华复兴” 作者:于晓斯 年份:2009
- 6、让昆曲在21世纪“还魂” 白先勇访谈录 作者:朱迎元 年份:2010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