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梅边在柳边:浅析《牡丹亭》中的梅、柳意象
【作者】 雷灵丹
【刊名】西江月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柳意象 柳意象
【摘要】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艺术范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其中以梅、柳意象较为突出.本文在对文本中梅、柳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论述这两者与剧中人物塑造的关系,从而探讨其独特的审美意蕴.
【年份】2012
【期号】第24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作者:潘攀 年份:2008
- 2、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柳”意象为例 作者:陈小凤 年份:2010
- 3、赣剧走进牡丹亭 作者:阿民,忠人 年份:2005
- 4、姹紫嫣红《牡丹亭》 作者:白先勇,单昕 年份:2005
- 5、因情而生的昆曲:《牡丹亭》 作者:于岩 年份:2010
- 6、《牡丹亭》的评点 作者:赵山林 年份:1998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