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牡丹亭》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作者】 廖抱一
【刊名】运动研究
【摘要】层次。而此四大层次,又源於中国哲学美学发展脉络中,所具有的儒家「情」与「性」、道家「虚实相生」、佛家「尚空」等思惟观点。
【年份】2011
【期号】第2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奼紫嫣红》编舞技法与舞作结构分析 作者:廖抱一 年份:2012
- 2、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场面布局艺术 作者:刘文辉 年份:2007
- 3、有情则生,无情则死:从《牡丹亭》的改编试论“情至观”对唐涤 作者:区文凤 年份:1997
- 4、评吴炳的《情邮说》 作者:于成鲲 年份:1986
- 5、何谓“闹热《牡丹亭》”:与黄天骥、徐燕琳先生商榷 作者:王永健 年份:2008
- 6、《牡丹亭》中的身体叙事 作者:管允 年份:2012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