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之争:宋儒经典解释取向的政治蕴涵
【作者】 任剑涛
【刊名】原道
【摘要】子原则。两者都试图达到同时兼治人心-社会秩序的效果。在鹅湖之会上,朱陆展示了各自的基本立场,其后各以师承长期延续。王阳明折中朱陆,但仍取孟学立场,经典解读服从于德性感悟。这两种取径,包含了完全不同的人心秩序治理、社会政治走向或发展趋势:前者以其思想的解放性而具有瓦解政治规则的作用,后者以其观念的规范性而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比较而言,朱熹的进路较陆王的进路更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
【年份】2013
【期号】第2期
【所属分类】 B244
相关文章
- 1、从朱陆异同到朱王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毕游 年份:暂无
- 2、论陆九渊与王守仁“以心解经”方法之不同 作者:康宇 年份:2012
- 3、功夫论视阈中的理学道统 作者:陆永胜 年份:2013
- 4、论宋明理学的道德修养途径与方法 作者:张家成,李班 年份:1997
- 5、中国逻辑思想史稿(连载之六) 作者:周文英 年份:1979
- 6、论许衡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唐宇元 年份:1982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