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戏曲批评:试论明清妇女之剧评特色
【作者】 华玮
【刊名】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关键词】 明清妇女 中国戏曲批评 汤显祖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摘要】其中以汤显祖的《牡丹亭》着墨最多,成就和贡献也最大。例如清康熙甲戌(1694年)刻成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三妇评本》),在中国戏曲评点史上就有着特殊的地位。 本文主要从批评的角度、批评的深意、批评的重心与批评的风格这四方面检视明清妇女的剧本批评(尤其是《三妇评本》),分别举出「女性观(关)照」、借题发挥以自抒胸臆、重人情甚於重辞章、重神悟甚於重评判这几个?括性的重要特色。 本文试图填补在研究明清妇女之文学表现上的一些空白,展现出她们在创作以外的评论活动,并突显了中国戏曲批评与评点中男性以外的男一种策略和传统。
【年份】1996
【期号】第9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汤显祖与明清妇女 作者:邹自振 年份:2004
- 2、明清妇女的戏曲因缘 作者:李小慧 年份:1999
- 3、新词催泪落情场,情种传来《牡丹亭》:明、清对杜丽娘之“情” 作者:程华平 年份:1998
- 4、《牡丹亭》的结构艺术 作者:王仁铭 年份:2001
- 5、曲白相生 雅俗与共——《牡丹亭》文本语言风格刍议 作者:葛丽英 年份:2004
- 6、《牡丹亭》“几令《西厢》减价”主题因素管窥 作者:葛丽英 年份:2004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