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性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油气运移和保存研究
【刊名】地学前缘
【关键词】 断层 结构 断层核 破碎带 断层岩 变形机制 运聚
【摘要】。断层岩类型取决于断移地层的岩性、成岩程度和断裂变形时期。对于同生断层而言,泥岩和不纯净的砂岩主要发生泥岩涂抹作用;纯净砂岩发生解聚作用,形成颗粒重排的变形带。中成岩阶段发生断裂变形,泥岩发生泥岩涂抹作用,不纯净的砂岩发生碎裂作用和层状硅酸盐涂抹作用,形成碎裂岩和层状硅酸盐-框架断层岩;纯净砂岩主要发生碎裂作用,形成碎裂岩。晚成岩阶段发生断裂变形,碎裂作用成为主要的变形机制,泥岩破碎形成大量断层泥,不纯净的砂岩和纯净的砂岩均形成碎裂岩,其中纯净砂岩形成的碎裂岩由于石英的压溶胶结变得更致密。因此不同成岩阶段、不同岩性形成的断层岩类型不同,泥岩涂抹的排替压力高于层状硅酸盐-框架断层岩和碎裂岩,即使都是碎裂岩,其渗透率相差7个数量级。从断裂带结构看油气运移和保存,断层垂向封闭主要靠剪切型泥岩涂抹的连续性,侧向封闭能力取决于断层岩物性,物性很高的碎裂岩自身封闭能力很差,依靠两盘岩性对接封闭油气,最小断距决定油水界面位置。物性很低的断层岩一般能封住一定高度的油气柱,其是断裂带中泥质含量的函数。断层在储盖层段变形机制差异,决定了断裂输导与封闭油气的耦合,即破碎带双向输导充注,盖层段剪切型泥岩涂抹顶部封闭,断层核遮挡成藏。
【年份】2012
【期号】第6期
【所属分类】 P618.130.2
- 1、巴西海上深水区张性断层的体积解释技术 作者:Love,F.R. 年份:暂无
- 2、苏胶地块北界应是五连-即墨-牟平断裂 作者:陈柏林,王小凤,李中坚 年份:1996
- 3、国外张性和反转断层系统模拟模型方面某些新进展 作者:黄子齐 年份:1997
- 4、张性断层附近砂岩的变形显微结构和成岩作用及其对流体流动和油 作者:Hipp.,SJ,王晓慧 年份:1993
- 5、兴山矿中15层区断裂构造力学分析 作者:亢立军,董钦奎 年份:2000
- 6、张性环境中与断层有关的褶皱的几何形态及成因 作者:Schl.,RW,黄子齐 年份: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