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梦幻美之比较
【刊名】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传统礼教 传统礼教 性心理 性心理 个体意识 个体意识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情感符号 情感符号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摘要】,转向梦幻境界去表现他的心绪、欲望。被压抑的心理成为他艺术的动力和张力。二、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对传统礼教的抗争是“两梦”的审美追求。汤显祖以写梦的方式描写杜丽娘、柳梦梅生死相恋的爱情过程,展现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对传统礼教的抗争,歌颂追求自由幸福的叛逆精神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意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也是以情爱为表现内容,以梦幻的艺术方式描绘青年男女对传统礼教的反抗和他们个体意识觉醒,肯定了他们情感世界的合理性。三、悲喜剧的和谐统一是“两梦”的完善结局。两部作品的开头部分似乎都给人压抑、紧张感,这种开端的故作悲剧的技巧,其意正是为了衬映喜剧的结局,使剧作构成悲喜剧的和谐统一,使喜剧占有主要地位,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给欣赏者以审美愉悦。
【年份】1993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南斗 年份:1983
- 2、两峰并峙,双水分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作者:薛如林 年份:1996
- 3、朱丽叶与杜丽娘悲剧形象异同论 作者:周柳燕 年份:1998
- 4、中西剧坛的双璧:试析《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陈荣霞 年份:1994
- 5、女性双形象 辉耀东西方--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黄江玲 年份:1999
- 6、莎士比亚 人文之光辉 作者:张继超 年份:2012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