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民的六普日记

作者: 王布刚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0

【作者】 王布刚

【刊名】数据

【关键词】 杨泽民的六普日记

【摘要】一般柔韧地呵护下,他追逐着春夏秋冬,扑扑腾腾地就到了学龄期,得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杨泽民。 当时,杨泽民出生的这座古镇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但贫困的环境并没有阻止他汲取知识的脚步。每到星期天,杨泽民就背起一周所需的口粮、青菜、油盐和柴禾,沿着一条细细的驿道蹒跚到学校。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在“天道酬勤”信念的激励下,杨泽民17岁那年,毅然地走出了山寨,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鸟儿,扬翅飞进了四川省统计学校。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了云南省临沧地区(现临沧市)行署统计处从事工业统计工作。 就这样,他开始了一生与统计结缘的日子。 熔点:情衷六普 2010年,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成了身为统计人的杨泽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临沧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一百亿、招商引资一百亿、财政收入一百亿的“三个一百”工程,统计监测难度很大;这一年,临沧市的节能降耗进入关键时点,统计来不得半点差错;这一年,云南省的统计执法大检查抽中了临沧市及镇康、耿马二县,时间碰巧与市人普综合试点相重叠;这一年,临沧市党政领导公信度调查工作继续由组织部门委托统计局组织实施。

【年份】2011

【期号】第9期

【所属分类】 暂无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