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脊柱撑开器的研制及脊髓牵张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刊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摘要】板,显露脊髓。A组仅安放脊柱撑开器,不撑开。B、C、D、E组大鼠,将脊柱撑开器固定于T12~L3椎体横突上,同时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监测,其中B、C组脊髓牵张SEP P1下降50%后分别持续5、10 min,D、E组脊髓牵张SEP P1下降70%后分别持续5、10 min,制备T13~L2脊髓牵张性损伤模型。术后1、7 d各组取6只大鼠采用改良Gale联合评分(ICBS)标准进行行为学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行大体观察及HE、尼氏染色,并计数神经元。结果术后1、7 d,A组ICBS评分均为0分,其余各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ICBS评分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B、C、D、E组脊髓表面见不同程度水肿、充血,正常结构形态破坏;7 d时脊髓表面无光泽,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在牵拉中心段可见硬膜凹陷,均以E组最明显。术后1、7 d B、C、D、E组部分神经元坏死、溶解,尼氏体溶解或消失;7 d时神经元数量随损伤程度加重而逐渐减少,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D、E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脊柱撑开器成功制备了不同损伤程度的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模型,脊髓牵张SEP P1下降70%持续10 min更符合脊髓牵张性损伤实验研究的需要。
【年份】2011
【期号】第6期
【所属分类】 R651.2
- 1、bFGF长循环脂质体对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杨天府,王文岳 年份:暂无
- 2、脊髓牵张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伟峰,任先军 年份:2004
- 3、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作者:刘雷,裴福兴,杨效宁,李起鸿 年份:2005
- 4、黄鹤通络胶囊对大鼠Pulsinelli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 作者:刘福昌,张晓双,程玥 年份:2010
- 5、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及评价 作者:吴岳,邹国耀 年份:2012
- 6、地塞米松治疗复张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研究 作者:申翔宇 年份: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