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香”重构《浣溪沙》的主题

作者: 陈兴友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0

【作者】 陈兴友

【刊名】当代教育

【关键词】 《浣溪沙》 “香” 重构 解读 夕阳 晏殊

【摘要】,追忆昔日的欢聚,对比反衬别后的哀愁。同时描写落花归燕,抒发春归人去的惆怅。参考书及教师们的解读,我认为忽略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所以除了上面解读具有的情感外,我认为还有另一层意思——表现晏殊性格孤高,坚贞自守的崚崚傲骨。世俗中找不到自己的知音,知音难寻而又苦闷的孤独与无法排遣的情怀。 (1)追溯“香”在文人笔下的象征意义。自从屈原在《离骚》中描写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便被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虽然在《离骚》中没有直接用“香草”二字,但里面具体描绘了有关的香草意象,这样就给后人留下了“香草美人”这一组意象。所以“香”在《离骚》中就具有了品德与人格高洁的象征,甚至象征与邪恶作斗争、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年份】2011

【期号】第1期

【所属分类】 I227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