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牡丹亭》的二合思维特征
【刊名】怀化学院学报
【关键词】 二合思维 二合思维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摘要】二合思维是傅修延在第二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成立大会上提出的,它不仅体现在汉字字形上,而且在叙事单元内以及正副文本间都体现了出来,是除汉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所不曾具有的思维特点。作为传统戏剧的代表作之一的《牡丹亭》也在戏剧的主旨、人物及结构中体现了二合思维
【年份】2008
【期号】第5期
【所属分类】 I207.3
相关文章
- 1、光照临川笔 春分庾岭梅——解读古南安“牡丹亭”的遗迹 作者:周建华,余画凤 年份:2003
- 2、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作者:赵山林 年份:1998
- 3、试论《牡丹亭》的审美价值 作者:周志武,段绍镒 年份:2000
- 4、从汤显祖的科举经历看《牡丹亭》副主题 作者:伏涛,孙德林 年份:2004
- 5、试论《牡丹亭》与古典诗词 作者:王忠禄 年份:2003
- 6、《牡丹亭》“至情”观 作者:瞿华英 年份:2006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