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作者】 丁婉
【刊名】华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摘要】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年份】2011
【期号】第1期
【所属分类】 I207.3
相关文章
- 1、痴情才子,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 作者:孔瑾 年份:1995
- 2、昆剧《牡丹亭》的当代解读 作者:金鸿达 年份:2003
- 3、现代与古典的对话:新版《牡丹亭》的一种语法及几种演法 作者:赵莱静,蔡正仁,梁谷音 年份:1994
- 4、试论《牡丹亭》浪漫主义的特质 作者:李曼立 年份:1989
- 5、又是一曲《风流梦》——关于《牡丹亭》及其华剧改编 作者:赵俊玠 年份:1994
- 6、古代名人的读书诗 作者:士奇 年份:2002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