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应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作者】 徐洪兴
【刊名】河北学刊
【摘要】观的理解,是以继承为前提的创新和弱势或软性的诠释。徐洪兴主张研究中国哲学首先是取法要正,即对中国哲学正视和正说,从正面来研究我们先人的思想,而不是带上各种各样的眼镜。潘德荣提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经典诠释学方法,这是对理论的出发点及其整个发展历程的反思,这一反思是在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进行的,因而包含着某一理论原本所不具有的新因素。陈少明提倡中国哲学史著述中的反思性方式,即在叙述古代哲人的思想成果的同时,把哲学思考的方式也带给读者。上述观点是这组专题讨论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抛砖引玉的初衷,希望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和方法的讨论,能够像陈少明所言,当有人以西方哲学为范本在知识形态上批评中国哲学不够哲学时,有志于当代中国哲学事业的同道对此应当有自觉的反省,即通过我们的积极探索,使中国哲...
【年份】2009
【期号】第2期
【所属分类】 B21
相关文章
- 1、船山学、佛学研究浅见──答香港赵汝明先生问 作者:徐孙铭 年份:2001
- 2、吴澄:一个正在被认识的重要文论家 作者:查洪德 年份:2001
- 3、重新认识“心性之学” 作者:葛荣晋 年份:1993
- 4、值得深入研究的心学潮流 作者:张岱年 年份:1997
- 5、理学和心学考辨-兼论确认“气学” 作者:衷尔钜 年份:1988
- 6、陈亮、辛弃疾鹅湖之会 作者:陶跃生 年份:1989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