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学位论文>  江西相山铀矿田基性岩特征及意义研究

江西相山铀矿田基性岩特征及意义研究

作者: 饶泽煌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0

【作者】 饶泽煌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基性岩 岩石矿物学 地球化学 研究意义 相山铀矿田

【摘要】石学和矿物学等的研究,发现相山地区基性岩有两种类型:矿田内部为煌斑岩,外围基底为辉绿岩。(2)煌斑岩的SiO2含量为42.20%54.20%,里特曼指数(σ)为1.38~8.21,属于钙碱性~碱性岩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总体上显示出较为一致的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右倾型的配分模式。辉绿岩的SiO2含量为50.20%55.41%,里特曼指数(σ)为2.994.28,表明辉绿岩样品属于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总体上显示出较为一致的配分模式,均显示为轻稀土富集右倾型的配分模式。(3)煌斑岩和辉绿岩87Sr/86Sr、143Nd/144Nd比值在下部地壳和中国东部地幔之间,表明相山地区煌斑岩和辉绿岩岩浆来自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在铅构造模式图上,煌斑岩和辉绿岩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数据点均在地幔和造山带演化线之间,同样也表明基性岩的岩浆源一致,均来自于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4)通过K-Ar同位素年龄测定,相山矿田内煌斑岩有三期侵入作用,分别是第一期134Ma、第二期120125Ma、第三期为84.5Ma;相山外围基底变质岩中辉绿岩有两期侵入作用,其中北部为149Ma,南部为193Ma。(5)认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拉张作用以及拉张作用造成的构造带重新活化对相山地区基性岩脉的形成有重要影响。(6)相山地区基性岩岩浆作用与铀成矿作用明显,相山铀成矿作用具深源成矿特征。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P619.14

【录入时间】2012-01-01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