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义利观的一点思考─—兼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作者】 罗国杰
【刊名】学术研究
【关键词】 孔子义利观 陆九渊 道德评价 陆象山 义利思想 变化气质 和而不同 评价的标准 《论语》 有道德的人
【摘要】成”,反对目光短浅而提倡深谋远虑。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土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说明孔子对于合乎“义”的富和利,不但不反对,而且还要努力去获取它(今人唐钦,将“执鞭之上”译为当前的司机,有启发意义)。至于有关老百姓的利益,孔子明确提出,应尽量设法满足,他曾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也就是说,要就着老百姓能得到利益的地方,使他们获得利益。孔子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就是说,如果一切只依照利的要求来行事,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总之,在义利的关系上,孔子并不反对“利”,也不卑视“利”和轻践“利”,他的根本思想是不能“唯利是图”和“见利忘义”,认为在“取”和“得”的时候,应当考虑它是否符合“义”。在讨论孔子的义利思想时,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究竟应当作何解释,成为理解孔子义利思想的一个关键。在很长一...
【年份】1994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B82
相关文章
- 1、陆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说 作者:吴一根 年份:1994
- 2、“堂堂正正地做个人”──陆九渊其人其学 作者:李燕 年份:1999
- 3、陆氏心学之学统考辨 作者:郝明工 年份:1997
- 4、相轻与相敬 作者:洪家宁 年份:1998
- 5、好读书,不求甚解 作者:王昌铭 年份:2009
- 6、南宋陆门学者的教化理念与实践 作者:刘仪秀 年份:暂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