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旦”
【作者】 刘晓伟
【刊名】学术研究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少数民族 女性角色 杨恩寿 胡应麟 周贻白 艺术结晶 宋杂剧 戏剧史 古代西域
【摘要】家周贻自认为,“旦”系“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由“姐”讹为“妲”(宋杂剧有《老孤遣妲》、《双卖妲》、《槛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讹),再由“妲”简笔为“旦”(金元院本有《旦判孤》、《酸孤旦》,《老孤遣旦》)。(见周贻白《中国戏曲论集》)。笔者近来翻阅资料,却发现戏曲中的“旦”,乃渊自古代西域少数民族之艺术结晶,系古代胡语之译音。
【年份】1983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生”“旦”“净”“丑”由来考释 作者:吴金夫 年份:1986
- 2、笔记中的史料 作者:徐汉华 年份:1982
- 3、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继承和创新 作者:刘明 年份:2010
- 4、曾巩《谢康乐咏怀诗帖》真伪考 作者:方艳 年份:2009
- 5、寓诗于史,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感召力 作者:孙敏 年份:1994
- 6、中国戏曲与《牡丹亭》 作者:刘晓娟 年份:2008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