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域下的《牡丹亭》及其翻译研究:A Comparat
【作者】 王思雪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互文性 翻译研究 《牡丹亭》 汪榕培 西里尔·伯奇
【摘要】本和社会文化。互文性被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一一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外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学者哈蒂姆和梅森把翻译研究与互文性理论相联系,提供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并为打开新视野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为探索性研究,以对《牡丹亭》原文中互文性的研究为基础,以汪榕培译本及西里尔·伯奇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并总结两译本针对互文性所采取翻译策略的差异,并试图总结翻译策略差异的原因、影响及价值。本文首先分层选取《牡丹亭》原文中的九出,依据西比奥克对互文性的分类对原文进行互文性分类,在此基础上举例、对比、分析两译本分别如何处理互文现象,试图分析总结其针对每一类别的互文性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经研究发现,原文中四类互文现象出现最为频繁,分别为文学暗指、参照、陈词滥调和套语。中外译者对不同种类的互文现象采取的翻译策略各有差异。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H315.9
【录入时间】2013-01-01
相关文章
- 1、从互文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文符号的翻译 作者:林雪 年份:暂无
- 2、互文性与翻译:从互文性视角评析《牡丹亭》两个英译本 作者:李粟 年份:暂无
- 3、可译·常译·非常译:汪译《牡丹亭》双关翻译拾零 作者:李瑞凌 年份:2012
- 4、从互文性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 作者:王巧宁 年份:暂无
- 5、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英文) 作者:李学欣 年份:2010
- 6、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 作者:李学欣 年份:2010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