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作者】 禹琳琳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本。本文作者借助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表明,由于英汉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称谓的不同。英汉称谓系统有共性也有差别,但在其翻译过程中,汪榕培并未追求字对字的翻译,而是本着“传神达意”的原则,创造性地准确再现了剧中各色人物间不同称谓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英汉称谓语主要分为两大类: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对《牡丹亭》中称谓语的翻译,汪榕培根据动态对等和翻译补偿等翻译理论,主要运用的翻译方法有:对应翻译法,词性转换法和增译,省略法。第二,汉语称谓系统庞大复杂,同一称谓语,发话人不同,其所含感情及意义则不尽相同;不同称谓语,发话人不同,使用场合不同,可用来指示同一受话人。在翻译中汪榕培灵活变通,力争在目的语读者及文化中再现原著称谓文化之精华。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H315.9
【录入时间】2012-01-01
相关文章
- 1、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作者:张政 年份:2004
- 2、翻译·文化·美感:以英译《牡丹亭》诸版 作者:周韵 年份:2010 第5期
- 3、翻译·文化·美感:以英译《牡丹亭》诸版本为例 作者:周韵 年份:2010
- 4、互文性与翻译:从互文性视角评析《牡丹亭》两个英译本 作者:李粟 年份:暂无
- 5、《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 作者:汪榕培 年份:1999
- 6、从语境的层次性看《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 作者:樊静华 年份:暂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