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典戏剧的功能主义翻译: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 黄采苹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 目的论 目的论 中国古典戏剧 中国古典戏剧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多元化 多元化
【摘要】概念取代。其次,作者针对中国古典戏剧在目标文化中表演难、接受难两大特点,提出古典戏剧的翻译应从功能主义出发,根据不同的受众,采取多元化的翻译策略。如有针对个人读者的归化翻译法;有针对学术研究的异化翻译法;有针对舞台演出所需的字幕翻译法,即交替使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同时考虑字幕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性。再次,为论证自己的假设之正确性,作者以汪榕培、白芝和许渊冲、许明的《牡丹亭》英译本为实例,对比了戏剧的诗学功能和表达文本中的次功能在译文中的不同体现,并指出汪译、白译和许译在翻译策略、“忠诚”对象等方面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功能主义不仅适用于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而且能丰富古典戏剧的翻译策略、促进古典戏剧的海外传播。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H315.9
【录入时间】2011-01-01
相关文章
- 1、目的论理论下的《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负载词对比分析 作者:缑月 年份:暂无
- 2、《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分析:从目的论的角度 作者:熊灵燕 年份:暂无
- 3、试论文学典故的翻译策略:读汪榕培英译《牡丹亭》 作者:杜丽娟 年份:2012
- 4、《牡丹亭》审美价值的多元化 作者:党月异 年份:2003
- 5、《牡丹亭》伯奇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韵兰 年份:暂无
- 6、《牡丹亭》英译本中的文化意象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王子慕 年份:2014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