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及其过程:以许渊冲英译《牡丹亭》
【作者】 吴乐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戏剧翻译 戏剧翻译 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 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 翻译模式 翻译模式 牡丹亭 牡丹亭
【摘要】译界对戏剧翻译所做过的研究为数不多,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研究更是少之甚少。本文尝试着从诺德的功能论角度探讨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及其过程,希望能为戏剧翻译研究现状的改变做出贡献,为以舞台为目的戏剧翻译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同目的论一样,诺德的功能论主张翻译目的是翻译时应首先考虑的因素。翻译目的是译文发起者根据译文接受者需要而决定的。因此在翻译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时,舞台演出这一目的决定接下来的所有翻译活动。按照诺德的翻译过程环形模型,译者在明确舞台演出这一目的后,就应该结合翻译以舞台为导向的戏剧文本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可表演性,音乐性,简洁性),对戏剧源文本进行全面的内外因素分析,以便将原文中需要按照原样重现的功能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知识背景、心理期待、交际需要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预测翻译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便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作者以许渊冲英译《牡丹亭》为例,采用诺德的功能论对戏剧翻译及其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牡月‘亭》属于比较典型的案头剧,里面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因此,在把它翻译成适合舞台演出的英语文本时,许教授应该对原文进行了文本分析,将原文的功能与目的文本的预定文化功能进行了比较,辨认出或排除了原文中不利于译文目的实现的文化负载词等因素。在实际翻译中,许教授将绝大部分的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异化处理,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翻译方法如语序倒置、增词救韵、一句双译、跨行运用等来达到“音美”、“意美”、“形美”。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H059
【录入时间】2011-01-01
- 1、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谈戏剧翻译的策略:以《牡丹亭》英译为例 作者:杨蒲慧 年份:2014
- 2、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昆旦皇后华文漪 作者:上官秋清 年份:2007
- 3、烟火蕴传奇 水磨涤清音 作者:周秦,河马 年份:2011
- 4、神奇赣鄱 铸就经典 作者:郭晶 年份:2011
- 5、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情美 作者:王燕飞 年份:2005
- 6、《牡丹亭》英译本的比较评析:兼谈戏剧翻译 作者:李晓静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