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学位论文>  《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

《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

作者: 刘颖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0

【作者】 刘颖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修辞 修辞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摘要】来已久。明代曲论家王冀德在其著作《曲律》中对汤显祖及《牡丹亭》作了极高的评价。清代学者李渔在其著作《闲情偶寄》中批评《牡丹亭》的语言艰深、晦涩。明清时期吕天成等曲论家却高度评价《牡丹亭》的剧情和语言。现代,《牡丹亭》的语言受到研究者们众口一词的称赞。姚莽在《牡丹亭鉴赏》中称,《牡丹亭》的语言“雅者固雅,俗亦甚俗”;叶长海在《〈牡丹亭〉曲词漫议》中指出其曲词有浅有深,都富于“意趣神色”;章诒和认为汤显祖不愧为语言大师,能施展多种修辞技巧,把笔下人物的思想、心理、情绪、神色,都充分展露在观众面前。本文从修辞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牡丹亭》的语言特色。通过语境与修辞、语音与修辞、词语与修辞、句子与修辞以及修辞格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修辞在《牡丹亭》语言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美学效果。这对戏曲语言、现代语言以及修辞学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I207.3

【录入时间】2010-01-01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