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昆曲的革新与发展
【作者】 祁鹏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昆曲现状 昆曲现状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革新 革新
【摘要】和非物质遗产。 由于种种原因,古老的昆曲在今天这个娱乐手段多样化的时代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尤其是年青人的审美需求越走越远。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首演便大获成功。以白先勇为总制作人的团队对传统的《牡丹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革新与创作,例如在剧本方面,尊重原著,取其精华;在导演方面:传承古典,融合现代;在舞美方面:现代舞台,典雅气质;在表演方面:青春靓丽,细腻传神;在唱腔方面:天生亮嗓,唱功不凡。白先勇先生对于昆曲演员的年轻化以及舞台美术方面的创新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些有助于古老的戏曲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在新世纪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固步自封的态度对于戏曲的复活与发展是绝对不利,甚至会产生阻碍作用的。无论就《牡丹亭》这出中国戏曲经典的阐释历史和演出历史来说,还是就昆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来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演出,都带有里程碑的意义,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 本文力图通过对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革新与发展的探讨,提出昆曲革新是昆曲艺术走出困境,重新焕发青春的一个有力手段,并通过分析传统昆曲的状况,得出昆曲在当今兴衰的原因,同时反观当下我国昆曲的真实处境,希望为我国昆曲艺术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J825
【录入时间】2009-01-01
- 1、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到厅堂版昆曲《牡丹亭》 作者:董海燕,黄红平 年份:2009
- 2、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作者:陆士清 年份:2006
- 3、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本改编刍议 作者:张洪海 年份:2006
- 4、“青春版”视野下的当代戏曲生态 作者:张青飞 年份:暂无
- 5、“青春版”视野下的当代戏曲生态 作者:张青飞 年份:2012
- 6、用传播学的5W模式浅析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陈娴娴 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