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与悲情
【作者】 张倩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的喜剧性内容绝非是表层可有可无的点缀,也绝非是纯粹为哄抬热闹气氛的打趣逗乐,而是同悲剧性内容一样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本文借鉴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对《牡丹亭》的喜剧性内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认为其中洋溢着伟大的狂欢精神。悲剧性内容是通过美好事物的不幸遭际甚至毁灭来控诉造成悲剧的罪恶社会根源,而喜剧性内容则通过嘲讽也达到了同一目的,思想意义同样深刻。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巴赫金的狂欢诗学进行阐释,并论证其适用于《牡丹亭》的研究;第二部分从情节、人物形象、场景和语言四个方面着手,对文本中的狂欢现象进行分析,探讨隐含其中的赞美、讴歌和颠覆、消解作用;第三部分对文本中的悲情部分进行分析,论证其与狂欢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第四部分,分析狂欢与悲情形成的戏剧张力使作品拥有了巨大的解读空间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I207.3
【录入时间】2008-01-01
相关文章
- 1、狂欢与悲情:论《牡丹亭》的戏剧张力 作者:张倩 年份:暂无
- 2、为天地立言 将昆曲唱新 作者:齐致翔 年份:2001
- 3、《牡丹亭》的戏剧张力 作者:张倩 年份:2007
- 4、《牡丹亭》的悲情艺术分析:从冷色调词语及意象的重复谈起 作者:雷晓春 年份:2012
- 5、昆曲:我心中的悲情和怅惘 作者:蓝博 年份:2006
- 6、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作者:杜广中 年份:2006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