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牡丹亭》英语译本对比研究
【作者】 许方圆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的心理价值取向。作为一部中国传统戏剧,《牡丹亭》一百多年来一直为西方文化界所关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其主要表现方式,一为昆曲在国外的公演,一为《牡丹亭》戏剧文本译介。昆曲《牡丹亭》公演已经不断在世界各国掀起轰动,但是《牡丹亭》戏剧文本的译介相比较而言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现存的《牡丹亭》译本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Cyril Birch的译本和汪榕培的译本,两个译本年代不同,侧重点也不同,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在本土译者和外语译者心目中的不同理解,而这种不同理解又影响乃至左右着外语读者对《牡丹亭》的接受和欣赏,从而进一步影响制约着中西文化交流。本文即从此出发,就两个译本的同异进行比较,采取的比较方法论是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尤其侧重于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因其对社会...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H315.9
【录入时间】2008-01-01
相关文章
- 1、从语境的层次性看《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 作者:樊静华 年份:暂无
- 2、赣剧走进牡丹亭 作者:阿民,忠人 年份:2005
- 3、姹紫嫣红《牡丹亭》 作者:白先勇,单昕 年份:2005
- 4、因情而生的昆曲:《牡丹亭》 作者:于岩 年份:2010
- 5、《牡丹亭》的评点 作者:赵山林 年份:1998
- 6、《牡丹亭》与魏晋风度 作者:范少琳 年份:2007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