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学位论文>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作者: 陳怡如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0

【作者】 陳怡如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摘要】方式,兩岸的戲曲演出因而展現了更多不同的面貌。其中,舞台美術在演出的視覺呈現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牡丹亭》在1980年以後有豐富的演出紀錄,除了劇本改編、表演風格之外,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也有相當多樣的成果,透過對《牡丹亭》演出經驗的研究,除了回顧二十餘年以來的成果,亦可一窺崑劇在當代,要重新演繹一部經典作品時,舞台美術設計所把握的原則和表現特色。期望能夠對《牡丹亭》與崑劇舞台美術方面的研究有所貢獻。本論文從1980年以後較重要的《牡丹亭》演出中,選擇十個版本為對象,根據錄影、訪談、圖片、評論與文獻,從舞台樣式、燈光設計與人物造型三方面切入,進行說明與討論,並加以比較分析。根據研究的成果可知,1980年以後的《牡丹亭》在各種因素的變動與影響之下,每個版本皆有其特別的製作訴求與主題概念,因而使舞台美術的表現趨向更多樣化。就整體設計趨勢而言,有下列三點特色:1. 運用燈光技術加強舞台效果、表現劇情氛圍2. 傳統的穿戴規範開始有鬆動的情況,增加造型設計的可能性3. 依版本需求設計專屬舞台美術道具的例子增加此外,從《牡丹亭》的情形可以反映出,即使是有很長的演出歷史與深厚的傳承經驗,傳統劇目在當代仍有變化出不同面貌的極大可能。然而,在舞台美術設計得以大幅發揮的情況下,依然不能忘記崑劇的精髓在於表演本身,所有設計皆應配合表演,而非只注重表現主題概念、運用技術而已。除了創新之外,詮釋經典劇目還是應該注重崑劇本身藝術特質的發揚,力求達到「曲高和眾」的目標。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S685.11;J812.2

【录入时间】2007-01-01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