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牡丹亭》的二度创作
【作者】 费泳
【作者联系方式】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昆曲《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 昆曲传承 昆曲传承 演出传播 演出传播
【摘要】剧坛掀起《牡丹亭》演出高潮。最近,青春版《牡丹亭》又将远赴美国有关大学演出,从而使《牡丹亭》在其四百年的演出史上创造了一道最亮丽的景观。沪、台、美三地《牡丹亭》的演出版本,各有所长:有场次上的删改,有念白上的更改,有唱词上的增删等;舞台呈现上也各不相同,人物的不同变化,语言(方言)的不同运用,舞美的不同表现等。本文试图透过上述三个版本的演出文本、舞台呈现、演员表演诸方面来比较当代对于《牡丹亭》这一艺术瑰宝的解读,从而对整个昆剧如何适应新时代审美,提出一种憧憬和臆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文本与演出联合起来分析、研究古典昆曲如何在现代得以传承的问题。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J825
【录入时间】2006-01-01
相关文章
- 1、言外有意,曲中有情:言语行为理论观照下的昆曲话语分析 作者:朱玲 年份:2013
- 2、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看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 作者:王惠芳 年份:2010
- 3、浅析“青春版”《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倩 年份:2011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