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学位论文>  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

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

作者: 潘丹芬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0

【作者】 潘丹芬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观众 一度创作 二度创作 三度创作 牡丹亭

【摘要】理、观众的作用等方面。李渔谈观众论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创作论,所以观众论与创作论紧密结合,在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李渔观众论在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上表现出独特的一面。李渔观众理论填补了我国戏曲接受理论的空白,尽管时代变迁,戏曲发展的历史证明了李渔个别观点的局限性,但他在观众理论中体现出的重视观众的可贵精神,以及很多理论主张,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白先勇先生青春版《牡丹亭》以观众的接受为起点和终点,在继承昆曲美学意蕴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两岸三地获得巨大成功。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思想和改编方法,印证了李渔观众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I

【录入时间】2007-01-01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