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应试写作的主体定位问题和文本互释
【作者】 许锡强
【刊名】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关键词】 主体定位 高考作文 “自然人” 文本 钱钟书 “文化人” 王安石 他人话语 《赤兔之死》 梁启超
【摘要】每次批阅高考模拟作文或高考作文,常有文章使阅卷老师摇头叹息:我又读了一篇小学生作文!自从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来,许多考生更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生活琐事铺叙成为一篇记叙文章,尽管文章可能没有偏题,但却体现不出他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学生!)素养,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
【年份】2002
【期号】第9期
【所属分类】 G4
相关文章
- 1、王安石形象的近代“重塑”与新传记史学的诞生 作者:青格勒图 年份:暂无
- 2、高考作文病例透视 作者:郭吉成 年份:2004
- 3、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2007年高考试题对联 作者:孙晓 年份:2008
- 4、惜得一缕香,散作满园春——高考作文与经典素材对接 作者:杨树亮 年份:2008
- 5、如何进一步“挖掘”材料 作者:张志先 年份:2008
- 6、品读欧阳修 作者:暂无 年份:2008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