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玉文化——以《左传》、《国语》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张戌梅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强了实用性。二是人们对玉器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佩玉逐渐成为玉器使用的主流。 本文以《左传》、《国语》中所见的玉为考察对象,来透视春秋时期的玉文化发展情况。主要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两大问题。一是综述时贤对春秋时期玉文化的研究情况。学者们多数认为春秋时期是玉文化的高峰时期,但从前人成果可以看出,从文献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春秋时期玉文化研究还较为薄弱,点明本文试图从《左传》、《国语》这两部研究春秋史的主要文献来探析该时期玉文化的学术价值。二是从《周礼》来说明两周时期玉文化的概况,目的在于阐明春秋时期玉文化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周礼》中可见玉的种类繁多,并对玉的使用做了理论上的规定,充分展示了春秋玉文化发生发展中的周代礼乐文明之礼制规定蕴含。 第二章介绍了《左传》、《国语》这两部文献中所见玉的种类。前人所描述的玉的种类在这两部文献中多数已出现,主要有璧、圭、璋、璜、环、玦等达15种之多。 第三章是对《左传》、《国语》中出现的各种类玉的功用进行考察。其功用涉及面较广,但归根结底还是在原有的玉文化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春秋时期玉的人格化确立,成为玉文化发展史中的独特阶段,同时以物质玉与思想的互动为视角来探析春秋时期精神世界的时代特点。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K225;K876.8
【录入时间】2009-01-01
相关文章
- 1、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作者:喻燕姣 年份:1999
- 2、玉器与周人的社会生活 作者:臧振 年份:1997
- 3、玉璧赏读 作者:马辉 年份:2004
- 4、“沐浴”的由来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 5、《司马兵法》的文化价值 作者:仝晰纲 年份:1999
- 6、论战国时期的齐国政治体制 作者:宣兆琦 年份:1996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