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情與夢
【作者】 陳瑞成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情至」思想 「情至」思想 杜麗娘 杜麗娘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與夢 情與夢 湯顯祖 湯顯祖
【摘要】常深遠的影響。當時文藝思潮如李贄的《童心說》、公安派的「性靈說」擺脫傳統禮教的束縛,在這種文學風氣的影響下,湯顯借由夢幻成功地塑造了杜麗娘「天下第一有情人」的典型形象。 湯顯祖的「至情」論的演繹方式是借戲劇來展現,「至情論」的演繹方式是借戲劇來展現,。湯顯祖的「理無情有」、情不可以論理,死不足以盡情。湯顯祖所稱「師講性,某講情」,其中「性」、「情」截然兩分。而陳繼儒則強調「化情歸性」。 情在中國文學裡的體現、情與儒、道、釋之關係。夢在中國文學裡的體現,夢與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夢與人生的意義。「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牡丹亭》;從形而上之情到湯顯祖之情,《牡丹亭》之情、杜麗娘的情、杜麗娘的夢。探索《牡丹亭》的創作意旨:究竟是反對程朱理學、追求個性解放、或期待「有情天下」早日到來、或寄寓個人政治理想早日實現或是「情」可以造就出「理」無法解釋的愛情現實,而不是針對「理」的價值作相對的貶低。 《西廂記》與《牡丹亭》的愛情哲學、「真情至性」;「湯詞沈律,合之雙美」的《長生殿》;《牡丹亭》在《長生殿》、《桃花扇》的回歸;《牡丹亭》與《紅樓夢》情之不同,《紅樓夢》是《牡丹亭》有緣的「後世知音」。杜麗娘遊園驚夢,因夢傷情,尋覓生死不渝的夢幻愛情,與《西廂記》、《紅樓夢》、《長生殿》、《桃花扇》之間的微妙連繫,《牡丹亭》是樞紐位置,它讓「情與夢」綿延流傳!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S685.11
【录入时间】1996-01-01
- 1、多重肉身─《牡丹亭》杜丽娘的女体论述 作者:韩巧玲 年份:暂无
- 2、重釋《牡丹亭記題詞》 作者:李思涯 年份:2008
- 3、梅鼎祚《青泥蓮花記》研究 作者:陳慧芬 年份:暂无
- 4、湯顯祖“靈性說”試探-以《文心雕龍》“性靈”觀念為參考進路 作者:張美娟 年份:2008
- 5、《牡丹亭》校注本“香山嶴裏巴”注釋獻疑 作者:龔剛 年份:2010
- 6、“慕色”婉約秀美,“還魂”相形見絀-關於《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蔣星煜 年份: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