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研究的一次大胆超越——评钟如雄教授《汉字转注学原理》

作者: 刘兴均 日期:2008.01.01 点击数:0

【作者】 刘兴均

【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关键词】 “六书”说 汉字构造 转注 原理 《说文解字》 《周礼》 比较系统 语文学

【摘要】六书”,他说:“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1](P.1720)班氏的定称不为今人所用,班氏的“六书”为造字之本的提法也颇受后人质疑。自《说文》问世以来,围绕“六书”条例说解文字者可谓汗牛充栋。在“六书”中争论最多的是“转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有孙雍长《转注论》一书,提出“转注为汉字孳乳之大法”[2](P.38),这是对清人“转相为注、互相为训”即为转注说的一次挑战。今有钟如雄教授《汉字转注学原理》一书面世,从构形转换的角度探讨了汉字转注的原理和方法。全书共七章,前三章讨论汉字的构形法,后四章专论转注。著者从历史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汉字的构形,首先探究了汉字取象的原则和方法,然后探究汉字孳乳寖多的原理。把中国古人的阴阳观与汉字孳乳联系起来,得出汉字的文(独体)与字(合体)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年份】2008

【期号】第4期

【所属分类】 H122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