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记体文风格论
【作者】 李美娜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摘要】的发展概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接着对记体文的内容、题材及其特点作了定义,然后对记体文在北宋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按照目前学术界多数人的观点,记体文在唐代元结笔下才具有了完整的文体意义,入宋以后则蔚为大观,欧、苏、曾、王四大家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拓宽了“记”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记”的内容。内容上,记体文包括了一切记事、记物之文,是古代以应用为主散文中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在宋代散文的诸多体裁样式中,宋人对于“记”体的发展、改造和创新最为引人注目,成为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部分,论述曾巩记体文的艺术风格。相比较而言,在曾巩的散文中记体文的成就最高。大致说来,曾巩的记体文文风经历了由奔放到徐缓,由粗豪至缜密的演变轨迹。本文在这一部分对曾巩风格转变期的记体文和曾巩风格成熟期的记体文分别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从曾巩记体文中的思想内容探究曾巩文风形成的原因。曾巩散文风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当时的学风、文风以及师承有关外,还与当时的文学潮流以及作者的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单点说,曾巩在这类文章中,以高度的理性自觉控制言行举止,让处世和为文始终限定在自己所设定的模式之中。一定程度上来说,曾巩把唐代文人与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区别演绎到了最大值。他用记体文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反映了他藏锋不露、温文尔雅的个性,温和婉曲、周密细致的思维方式,恪尽职守、温柔敦厚的态度。总之,曾巩的记体文经世济民的意识很强,几乎没有为记事而记事的篇章。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I207.62
【录入时间】2007-01-01
- 1、论曾巩的儒学思想和散文创作——以与儒家经典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闫树立 年份:暂无
- 2、欧阳修对曾巩散文的影响 作者:李彤 年份:2008
- 3、重论曾巩对宋诗的贡献 作者:刘妍妍 年份:暂无
- 4、曾巩研究 作者:李俊标 年份:暂无
- 5、曾巩文学思想及其传播与接受 作者:薛俊芳 年份:暂无
- 6、曾巩及其散文述论 作者:高克勤 年份: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