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文艺思想研究
【作者】 孙揆姬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重探讨汤显祖的交游、人际关系,看与他接触的人们对他的思想和文艺创作中产生的影响。在思想方面对他最有影响的是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贵生”思想和李赞的“童心说”,晚明“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又受释达观的影响。可是对汤显祖最受影响的是罗汝芳那毕学到的对世道民生的现实关怀和个体生命价值,而这种思想决定了汤显祖的整个思想和刍行的大致方向。汤显祖文艺思想以其情至论为核心,而情至论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第二章重点以汤显祖的“情至”思想为论述中心,探究汤显祖文艺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当时对汤显祖多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对“情”的观点。并探索在汤显祖研究中多提出的“情与理”的问题。第三章注重探讨汤显祖在其诗歌与散文创作上“的后七于”、唐宋派以及当时浪漫主义思潮的关系及成就。汤显祖的文学主张在总体倾向上表面匕公安派作家处在同一轨线上,但其注重片IR理想营构的文艺主张和创作特点与偏重现实。怕情适性的公安派作家己有所不同。他对文学强烈的文人式的主观抒情性的追求,亦与注重俗文学因素对诗文的深入的公安派有所差异……这些因素正是他在创作实践上不同于公安派作家风格的原因所在。在第四章先考察明代后期戏曲发展过程、特别文人戏曲的发展以汤显祖戏曲理论的形成和汤、沈之争有充分的背景说明。汤显祖对戏曲发展有两大贡献:首先,他将古代诗学中的“言志”、“缘情”之论引入戏曲创作,说明戏曲感动人心之处在于其中所 表现的至情,自此,在戏曲这一表演性的叙事艺术中表达真。点 追求情至成为戏曲创作的自觉追求;其次,明代的戏曲美学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围绕着在戏曲的创作与欣赏中的美标准和戏曲自身的审美规律的探求问题而进行。在其创作实践中与沈瑶为代表的吴江派发生的争论中提出的“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标志着他在明代戏坛_厂的一个全新理论立场,他在戏曲艺术上导入诗学上的意境论,因此其创作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文人戏曲的开端。在第五章中集中分析 汤显祖的情至思想的表现方法“梦”。对自山的无限追求与在他创作实践中对梦的运用有直接关系。通过汤显祖的写梦的具体分析,探究梦幻对作家的意义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J82;I0-02;I207.37
【录入时间】2002-01-01
- 1、《玉茗堂四梦》与晚明戏曲文学观念 作者:程芸 年份:暂无
- 2、论汤显祖戏曲的言情观──兼论明清戏曲发展 作者:许艳文 年份:1999
- 3、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特价值 作者:谭坤 年份:2002
- 4、汤显祖戏曲中茶的社会文化 作者:赵国栋,于转利 年份:2012
- 5、一瓣心香玉茗翁——蒋士铨与汤显祖比较论略 作者:徐国华,陈志云 年份:2007
- 6、论《邯郸记》和《南柯记》中的“梦”的作用 作者:李淑平 年份: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