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鼎祚《青泥蓮花記》研究
【作者】 陳慧芬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的動機,也在此稍做說明。明白了他的動機與目的之後,才能對這一本以娼妓為主要對象的雜記式小說有正確的認識,而不至於帶著有色的眼光,將之視為狎邪一派的作品。再者,由於研究者較少,因此本章擬就目前所能收集到的資料稍做整理、述評,以期對《青泥蓮花記》一書有較為完整的觀念。第二章的內容著重在作者生平的考察。和同時期的著名文人相較,梅鼎祚的文名便黯淡許多,對於他的家世、學術背景,文學史上可以說沒有太多的資料可供參考。在明代,文言小說的發展除了自己創作之外,匯編舊作的風氣也相當盛行,5如果不知道梅鼎祚的學術背景,自然也難以相信他在短短的時間裡便將《青泥蓮花記》編集成書。透過考察他的生平與交遊情形,不僅可以瞭解他的思想淵源,也可對當時的社會風氣有初步的認識。第三章則是從歷史與制度來探討「娼妓」的流變,先由文字的演變來討論娼妓的原始意義,接著再從制度面來討論娼妓的問題。從宮妓、官妓,到最後盛行的私人妓女,在歷史的洪流中,她們始終處於社會的最底層,縱使文人雅士如何地用文字吹捧她們,依舊抹滅不了這個事實。這整個制度在中國已行之有年,發展的情形以及社會的實際狀況又是如何?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在時間斷限上始於先秦,終於明代,希望能對整個娼妓制度有深入的瞭解。最後則透過各文類以娼妓為主角的作品,探究娼妓與文學之間的關連性。第四章則是對《青泥蓮花記》作內容的分析,將十三卷的內容分為:宣教、德行、文學、諷諭四大類。《青泥蓮花記》一書分為內外二編,再依所記不同而分為十三卷十二類,這十二類分別為:記禪、記玄、記忠、記義、記孝、記節、記從、記藻、記用、記豪、記遇、記戒,將歷代妓女的事蹟分別列入其中。若以梅鼎祚的分類做為研究依據,過於蕪雜,因此將這十二類劃分為四大類,做為研究的方向,從而探討這些妓女的生活與思想。第五章則是承接第四章而來。透過第四章的分析,對於書中所述妓女事蹟有概括的認識,本章試著經由這些敘述,來討論娼妓的不同特質:溫婉多情、堅貞剛毅、才華洋溢。這三種不同的面貌,能夠在同一個妓女身上看到,也可以在不同的娼妓身上展現出來,經由小說內容中對性情、動作的描述,娼妓本身或是文人在詩文裡所要表達的意涵,可以看出屬於名妓的絕代風華,瞭解之所以成為名妓的原因為何。再者也可以從娼妓們所遺留下來的作品,或是文人為她們所寫的詩文,看出她們面對現實與理想的掙扎,或是梅鼎祚想藉著她們的故事,所表達出的弦外之音。第六章為結論,在這個部分對前面各章的討論做一番回顧,從而略述《青泥蓮花記》一書在史料保存與文學發展史上的價值。《青泥蓮花記》雖是梅鼎祚蒐羅歷代資料編纂而成,在藝術技巧方面無法與自創的小說相比較,不過梅鼎祚的編纂動作,卻為史料的保存起了相當大的貢獻。隨著時間的演進,書籍的保存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往往容易散亂亡佚,對後人而言,因為書籍的散佚,在檢索資料的過程中常常倍感艱辛。此外,史料浩繁,如何在浩如煙海的資料裡選取與主題相關的部分,對研究者而言也是一大挑戰。而梅鼎祚的《青泥蓮花記》主題明確,標榜以妓女事蹟做為主軸,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其中有些史料可能因時代久遠而散佚,後人無法親自閱讀,然而在收集編纂的過程中,得以被保留下來,為相關的主題提供了一絲線索,因此透過這樣的動作,在史料的收集與保存上,有著相當大的貢獻。文學的發展是先後相承的,前人的思想或是文學作品,對於梅鼎祚《青泥蓮花記》研究後人來說,有時也是靈感的來源,進而創造出更為獨特的作品,使中國文學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以《青泥蓮花記》中所記錄的故事為例,同一事蹟,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創作型態與作品,這都是對文學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使文學的生命與歷史更為源遠流長。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C913.8
【录入时间】2003-01-01
- 1、重釋《牡丹亭記題詞》 作者:李思涯 年份:2008
- 2、湯顯祖“靈性說”試探-以《文心雕龍》“性靈”觀念為參考進路 作者:張美娟 年份:2008
- 3、《牡丹亭》校注本“香山嶴裏巴”注釋獻疑 作者:龔剛 年份:2010
- 4、《牡丹亭》的情與夢 作者:陳瑞成 年份:暂无
- 5、“慕色”婉約秀美,“還魂”相形見絀-關於《牡丹亭》的反思 作者:蔣星煜 年份:2007
- 6、明代《牡丹亭》評點中情節結構與人物塑造之探討 作者:陳慧珍 年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