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批判新法新学研究
【作者】 康东升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新学的具体措施。杨时采用多种手段与措施反对新法、新学,他撰写《三经义辨》对《三经新义》进行批判。又在一年间连续上《钦宗皇帝书》批判新法、新学。他鼓励弟子陈渊、王居正、罗从彦共同反对新法,在与朋友的交谈、书信往来中杨时也不忘鼓励他们批判新法、新学。 第二章则论述杨时对新法具体措施的批判。杨时对新法之中诸如免役、青苗、保甲、市易、科举制度等新法具体措施展开批判,杨时认为免疫法的施行,并不能使得封建的特权阶级与贫民百姓对国家公共职能所负的劳役均平等同起来,反而会造成社会混乱、人民不能安居的局面。对于青苗法,杨时批判了其“只重取息、重利轻义”,置民间水火于不顾。杨时认为,市易法是“与民争利”、 保甲法是“重困于民”、科举制度改革给文人带来的是“不知所止”。 第三章将考察杨时对新学思想的批判。杨时反对王安石将“义”、“利”混淆的理财思想,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是重“利”轻“义”,是纯粹为“利”的。他批评了王安石哲学思想中对于 “人性”、“天道”的看法,认为“性”、“命”、“道”这三者是一致的,“性”即是“道”、“天命”和“理”。杨时对王安石的“溺佛”虽然进行尖锐地批评,提出“自古佛儒不两立”的观点,但是仍可以看出杨时对于佛教思想亦不是全盘加以否定,他本身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K203
【录入时间】2014-11-15
相关文章
- 1、杨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作者:刘京菊 年份:2008 第3期
- 2、论王安石《淮南杂说》中的“异志”思想 作者:金生杨 年份:2002
- 3、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作者:耿纪平 年份:暂无
- 4、王安石《尚书新义》初探 作者:方笑一 年份:2007
- 5、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兼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学之争 作者:刘成国 年份:2001
- 6、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作者:李华瑞,水潞 年份:2002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