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四梦戏曲接受史研究
【作者】 高嘉文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與分析者則未有。是以本論文以「《臨川四夢》戲曲接受史研究」為研究題目,藉由文獻蒐集、分析,與接受美學之研究方法,將歷代《臨川四夢》之接受現象爬梳出一脈絡。第一章先論《臨川四夢》的生成背景,探究湯顯祖個人經歷、文藝觀、作品源頭,及其思想在《臨川四夢》的實踐。第二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晚明的接受情形,分別從戲曲刊印、評論、演出三方面分析,說明晚明曲論者皆從崑腔立場對湯顯祖提出批判,儘管湯顯祖本人有所堅持,但仍然抵擋不住眾人以崑腔為基準去修正其作品以配合演出的潮流現象。第三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清代的接受情形,探究此期曲譜採取改調而非改字之方式;評論者從道德觀點及重情重色觀點詮釋湯顯祖作品之現象;及面對乾隆時期花雅爭勝背景下,《臨川四夢》之應對方式及其產生之演出變革。第四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民國的接受情形,探究《臨川四夢》之譯本及各種創新的研究角度角度。同時為符合現當代民情與觀眾口味而作的演出改動,多半以舞台美術為主,亦融合現代劇場元素,但在改編理念上則多要求合於原著,全本戲的演出形式也在當代受到青睞。結論總結《臨川四夢》的接受脈絡,並從接受美學理論角度得出戲曲文本接受的特殊性,並配合理論觀察《臨川四夢》當中的《牡丹亭》何以最受歡迎,其因即在於:一、《牡丹亭》本身所具備的文本召喚結構;二、外在演出環境的造就;第三、效果加乘作用。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暂无
【录入时间】2009-01-01
相关文章
- 1、論《臨川梦》对《臨川四梦》之理解、诠释与接受的关系 作者:高嘉文 年份:2008
- 2、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人生观 作者:叶长海 年份:2010
- 3、汤显祖·临川四梦·怀疑主义 作者:李伟 年份:2010
- 4、汤显祖“临川四梦”当代戏曲改编的美学思考:以昆曲、粤剧、赣 作者:赵媚媚 年份:暂无
- 5、论“临川四梦”的时局观 作者:王华红 年份:暂无
- 6、论“临川四梦”的讽世意识 作者:黄三平 年份:暂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