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何必非游戏——《西游记》诙谐情境论

作者: 王海洋 何旺生 日期:1998.01.01 点击数:0

【作者】 王海洋 何旺生

【刊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西游记》 吴承恩 创作个性 诙谐幽默 《水浒传》 悟空 猪八戒 游戏 袁宏道 汤显祖

【摘要】美特色的诙谐情境与幽默形式,从而使《西游记》赢得了古代小说诙谐巨制的称誉。一通观《西游记》全书,其诙谐情境娇娆多姿,色调斑澜,体现了吴承恩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和俯视人生的审美观照方式。从其审美创制出发,小说中的诙谐情境大致由以下几种元素建构而成。1.随意点染,涉笔成趣。和以往一般的作品不同,《西游记》的诙谐幽默并非刻意而为,而是在描绘人物、叙述情节的过程中,用机趣诙谐的语言,随意点染。虽只三笔两笔,看似很不经意,却“每杂解颐之言”1,显示出随意中的轻松,无意中的愉悦,也使人感受到一种严肃的批判内容。第42回,孙悟空去请观音菩萨,观音与他玩笑,说是降妖虽可,但要悟空拔一根脑后的救命毫毛作“当头”,遭悟空拒绝,观音便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不拔,教我的善财也难舍。”这里,作者巧将“一毛不拔”的成语溶入人物对话之中,由成语...

【年份】1998

【期号】第4期

【所属分类】 I207.41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