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中生代多金属矿脉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 单业勇
【刊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摘要】闽西北中-高温多金属矿脉集中分布在燕山早期似斑状花岗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属于张裂成因,总体上具有高倾角和NE-NEE向走向.矿脉是含矿热液与地应力共同作用于岩石的产物,很可能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构造阶段中,与NW-NNW向构造挤压变形后的应力松驰或区域性抬升剥蚀产生的卸荷有关.
【年份】2002
【期号】第2期
【所属分类】 P611
相关文章
- 1、福建省周宁县马头山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研究 作者:池永翔 年份:2008
- 2、伸展褶皱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作者:汪新文 年份:2008
- 3、青藏高原中部的张性构造运动 作者:徐纪人,赵志新 年份:暂无
- 4、塔北隆起张性构造带形成机制与油气关系 作者:刘学锋,时卫东,彭德堂,刘绍平,钟广法 年份:1997
- 5、平衡剖面技术在临清坳陷东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李伟,吴智平,侯旭波,于洪洲 年份:2010
- 6、国家利益应是汇率改革的落脚点 作者:易宪容 年份:暂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