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老子注》研究
【作者】 唐大华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思想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义理探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尽可能在对其思想内涵作总体把握的同时,将其理论之各构成部分间的逻辑关联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王雾《老子注》是受当时社会变革实践和理论发展新趋势共同作用而诞生的思想硕果,由道论(世界观)、复性论(人生观)、无为论(政治观)三大理论要素构成。道有体有用。道在体上为本原和本体。王雱创造性地提出了二级本体论,通过对“道之定体”与“道之中体”在存在级别上的划分,解决了本体论与“独化论”的矛盾。道落实到人上则是性,其本质是素朴的。人因追逐外物而丧失其最初自足的本性,于是需要通过知(“知内外之分”)——知物为妄与息欲去知两方面的修养来复性。复性之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之复性,除了个人的自我修养,还有赖于适宜的社会条件。这个社会条件是由无为政治提供的。因为三代之后的社会文明已经异化,必须行老子的无为之治才能返本归真、使民复性。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客观上必须顺道而为(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按照事物自身的固有规律来为),主观上必须无意于为(“任理而不任情”,政治行为中要追求绝对理性)。能行无为,必有成效:人民乐生遂性,安土无求,世风转归淳厚。王雱《老子注》在理论上虽也有有神论等不足之处,但它的创新性、实践性等杰出之处才是更为主要的。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B244
【录入时间】2012-01-01
相关文章
- 1、王安石<<老子注>>研究 作者:李兰芳 年份:暂无
- 2、王雱《老子注》与佛教探析 作者:熊凯 年份:2007
- 3、王雱与佛教的关系 作者:熊凯 年份:2006
- 4、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作者:吴兆军,杨国祥 年份:2014
- 5、兼综儒道 贯通天人——论王安石“天生人成”的哲学思想 作者:程梅花 年份:2002
- 6、陈景元注《老》及对老子道论之发挥 作者:夏当英 年份:2000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