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预处理对兔复张性肺水肿肺通透性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
【作者】 柯毓文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复张性肺水肿 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 肺通透性指数 肺通透性指数 DPPC DPPC
【摘要】复张性肺水肿的预处理是否有效鲜有文献报道。本研究拟观察甲泼尼龙预处理对复张性肺水肿兔肺的肺通透性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 DPPC)的影响。RPE早期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就是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屏障对液体、蛋白通透性的增加,进而导致肺泡内外液体转运失衡。已有研究发现在RPE水肿液中蛋白含量高,明显高于静水性肺水肿,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正常。至于如何引起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渗漏,其机制尚未明了,近年来的研究包括这些方面:机械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减少;肺泡的再灌注损伤;炎症介导反应。RPE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已在临床检验中得到证实,PS是一种复合磷脂,起最主要作用的是饱和卵磷脂中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在RPE病理生理过程中,肺组织的缺血缺氧,直接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与分泌减少,而复张后,PS的失活可由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还有血红蛋白等与其结合而丧失;炎症还能促使磷脂酶A2(PLA2)释放,加速PS中的磷脂成分尤其是DPPC的分解,从而使PS含量减少。本研究在建立RPE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肺泡灌洗,肺泡灌洗液(BALF)的总蛋白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BALF总蛋白与血浆总蛋白的比值为肺通透性指数,肺通透性指数反映肺组织对蛋白的通透性。有研究表明肺血管内皮细胞间完整性的破坏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最为密切,MMP-9表达增多,活性升高,与肺组织损伤、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密切相关。尚有研究表明使用甲泼尼龙可以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MMP-9的释放,因此可能降低复张性肺水肿的肺通透性。此外在BALF中,我们选择测定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起最主要作用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有研究证实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PS活性的保持有良好的影响,甲泼尼龙能显著减轻肺损伤,并减少漏入肺泡腔的血浆蛋白对PS的灭活。综上所述,甲泼尼龙能降低复张性肺水肿兔肺的蛋白漏出,降低肺通透性指数,并能提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成分DPPC的含量。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准备与分组:21只体重2.5-3.0kg的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三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R组为复张性肺水肿组,R+M组为复张性肺水肿+甲泼尼龙预处理组。实验动物于模型制备前均禁食过夜。R组:建立复张性肺水肿模型后饲养7天,于肺复张前20分钟,经耳缘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2.0ml/kg。R+M组:建立复张性肺水肿模型后饲养7天,于肺复张前20分钟,经耳缘静脉给予甲泼尼龙3mg/kg。C组:经耳缘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2.0ml/kg。2.动物模型制作经兔耳缘静脉缓慢推注3%的戊巴比妥钠,至角膜反射消失,固定于解剖台上按Sakao的方法改良复制复张性肺水肿模型:在右侧胸廓第四,五肋间切开皮肤,进入胸腔,置入无菌橡胶套囊,在套囊开口注入气体(10ml/kg),无菌丝线结扎套囊口,关闭胸腔。置于兔笼饲养7天后再次麻醉,行气管切开,右侧颈动脉置管测压,连接生理记录仪。在气囊取出肺复张前20分钟,分别经耳缘静脉给予R组0.9%生理盐水2.0ml/kg;R+M组甲泼尼龙3mg/kg。观察20分钟,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出右侧胸腔内气囊,同时置入12F导尿管,固定于胸壁上。为促使肺复张完全,通过导管行负压抽吸,压力为-20cmH2O,排出胸腔内气体,同时经气管切开开口插管,并用简易呼吸器鼓肺5次,气道压力不超过20cmH2O。最后钳闭胸腔导管。在相应时间点完成血样采取后,行空气栓塞处死动物,打开胸腔,取右肺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肺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证实具有肺间质及肺泡水肿,渗出明显,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等一系列复张性肺水肿的病理表现。钳闭左侧支气管,取0.9%NaCl溶液20ml/kg,在气管切开开口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3.标本采集复张后4h采集动脉血3ml,以备测定血清总蛋白。同期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用于测定灌洗液中的总蛋白和DPPC。4.标本处理(1)将3ml血液加入生化管中,置于4℃冰箱3小时,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4℃离心机中离心(2500r/min,8 min),离心后再取其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2)肺泡灌洗液制备成功后用透析带滤去杂质与痰液,置于4℃离心机中离心(3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5.标本检测血清与肺泡灌洗液中的总蛋白含量测定选用Bicinchoninic acid法(BCA法)。肺泡灌洗液中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检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6.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校正,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方差不齐时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 T3(?)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本资料:三组新西兰雄性大耳兔的体重、肺泡灌洗液回收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实验模型:本实验模型制作采用了在右侧胸腔置入气囊,饲养七天后复张的方法,置入气囊后第一天及第七天在X光线下可见:第一天右侧中下肺叶压缩达80%以上;第七天则压缩达到60%-70%。动物处死后,取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切片光镜下表现具有肺间质及肺泡水肿,渗出明显,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等一系列复张性肺水肿病理表现3.BALF总蛋白含量与肺通透性指数BALF总蛋白含量R组最高,与C组及R+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M组的BALF总蛋白含量为0.197±0.060,显著低于R组的0.443±0.098(p=0.000),C组与R+M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肺通透性指数的比较中,C组最低,与R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但与R+M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R组及R+M组比较,R+M组肺通透性指数为0.007±0.002,显著低于R组的0.018±0.004(p=0.000;P<0.05)。4.BALF中DPPC的含量BALF中的DPPC含量C组最高,为198.065±21.525gg/ml,且与其余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R+M组含量高于R组,R+M组为101.955±24.544μg/ml;R组为61.815±28.307μg/ml;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23)。结论:1.本实验采用了在兔右侧胸腔内置入气囊的方法制作RPE模型,动物死亡率低,操作便利。肺组织病理切片证实了动物RPE模型的成功。2.甲泼尼龙能降低复张性肺水肿兔肺的蛋白漏出,降低肺通透性指数。3.甲泼尼龙提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成分DPPC的含量。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R563
【录入时间】2011-01-01
- 1、甲泼尼龙预处理对兔复张性肺水肿肺通透性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 作者:柯毓文,古妙宁,刘绮虹,徐建设,万山河 年份:2011
- 2、复张性肺水肿8例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张卫东 年份:2012
- 3、复张性肺水肿的预防 作者:李勃,苏旅明 年份:2009
- 4、胸腔闭式引流致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 作者:杨帆,白祥军,刘开俊,李波,王宁 年份:2009
- 5、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治 作者:郑广阳,彭赟,林燕 年份:2009
- 6、复张性肺水肿的相关临床护理对策 作者:朱以芳,谷仲平,张涛,齐海妮,赵芳,韦亚娟,赵娟 年份: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