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诗地理考》研究
【作者】 张绍冬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地理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库所录《诗经》地理学专著仅此一部。在其影响下,清代《诗经》地理研究蔚成风气,出现了焦循《毛诗地理释》、朱右曾《诗地理征》、桂文灿《毛诗释地》、尹继美《诗地理考略》、胡秉元《诗地理考实》、潘继李《诗地理续考》等一批专著以及朱桓《毛诗名物略》、徐鼎《毛诗名物图说》、高朝璎《诗经融注大全体要》等专列章节研究《诗经》地理的著作。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学者称厚斋先生。其生平见于《宋史》本传、《宋元学案》、《延祐四明志》及钱大昕、张大昌等人所撰年谱。王氏一生嗜学,博洽多闻,著述宏富,据文献记载可考者凡三十余种,七百余卷。其《诗经》学专著有《诗考》、《诗地理考》、《诗辩》、《诗草木鸟兽虫鱼广疏》,现仅存前二部,代表了王氏《诗经》学术成就,而以《诗地理考》用工为著。 目前学界对《诗地理考》这部重要著作进行研究者仍很少见,注本只有张保见的《〈诗地理考〉校注》,论文仅刘石《〈四库全书总目·诗地理考〉略评》、陈叙《诗地理考》、石玉《王应麟〈诗地理考〉研究》三篇,数量极少且多未做深入研究讨论其得失。因此,对本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功过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诗地理考》的体例,以为本书体例承自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第二部分讨论《诗地理考》的基本观点,主要分为“诗可以观”和“地理观”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了全书主旨:“因诗以求其地之所在,稽风俗之薄厚,见政化之盛衰,感发善心而得性情之正。”而卷一《诗地理考总说》对君子提出规谏。第三部分讨论《诗地理考》的考释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历史地理”和“地理与民风、政化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全文重点,主要讨论《诗地理考》的得失。总在来看,其得在于综罗诸家说,兼采异闻,重视考据;其失在于部分考释内容与主旨相悖。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I207.22;I206.2
【录入时间】2010-01-01
- 1、王应麟及其史学 作者:杨怡 年份:暂无
- 2、论王应麟的经学思想 作者:金建锋,马艳辉 年份:2008
- 3、试论王应麟的文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作者:吴漫 年份:暂无
- 4、论王应麟的考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作者:吴漫 年份:2008
- 5、论王应麟《困学纪闻》的注释特点 作者:吴漫 年份:2008
- 6、王应麟撰著考 作者:张保见 年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