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政治哲学探析
【作者】 崔珠坤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价值意蕴 价值意蕴
【摘要】行分贯通。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宋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王安石的生平和学术做了相关论述。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是其人性论和本体论。王安石在前人人性论的基础,提出了人性无善无恶的观点。现实中的善恶基本上是从后天之习所决定,而非先天的内在的善根或者本根,“习”是王安石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习”的方向是儒家的“圣人”,王安石的“圣人”的人格一方面通万物之理,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圣人可以因时而变,为世间立法,建立事功。因此王安石把“学以至圣”作为个人的修养目标。“学以至圣”必须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所谓“学之之道”,二是所谓“修之之道”。王安石提出了“道兼本末”和天人相分的观点,为其变法做了进一步的依据。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王安石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王安石的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君民观、法制观、人才观和理财观。君民关系上,王安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尊王贱霸的统治策略,并分析了王道和霸道的区别;王安石的法治思想从立法到司法,都有一整套严密的逻辑体系,从其主持的变法来看,实行的法治有具有现代法治国家的雏形。王安石的立法思想中,“上下守法”的思想是对中国法治的思想的一次变革,把君主也纳入了必须守法的行列。提出了方今之急在人才的观点,建立缜密的人才培养选拨体系。在财政方面,王安石继承了儒家藏富于民的理财传统,提出了以义理财的观点。第四部分主要探讨王安石的政治哲学的价值意蕴,其仍然具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对我国的现代化的建设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指导意义。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K244
【录入时间】2011-01-01
- 1、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尹佳涛 年份:暂无
- 2、李觏的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曹德本 年份:1986
- 3、论《字说》和《字说辨》的斗争 作者:张文涤,胡炎祜 年份:1976
- 4、“推阐理势”:苏轼政治哲学的逻辑理路 作者:张宏斌 年份:2011
- 5、治心与治道——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卢豪 年份:暂无
- 6、创业教育应是高职的必修功课 作者:杜安杰 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