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心性论对宋代心性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 段君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暂无
【会议地点】暂无
【摘要】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心性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朱陆二人对孟子的不同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以心善言性善,心与性在他那里都是至善的,两者联系紧密,但对于两者的关系并未提出明确的观点。朱熹侧重于“性”,认为“性”是至善的本体性的概念,心则有善有恶,心性有别,理在人心谓之性。而陆九渊则将“心”提升到本体的高度,认识主体与道德本体融于一心,心性一物。因此,二人的修养工夫论虽同样继承孟子将修养落实于个人心性上。但在具体途径上,朱熹强调心包万理,具有知觉功能的“心”去认识外物,以合于心中之理,内外合一;陆九渊则强调心理同一,只需发明本心,即可成就道德。 最后,总结孟子和宋代心性学说。就心性论而言,孟子将性的根源推之于天,从形而上的层面论证了道德伦理存在的必然性;孟子道性善,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道德伦理存在的可能性;并提出以个人之“心”为落脚点的修养学说,为道德伦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靠的途径。宋代心性论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心性之学。
【召开年】暂无
【载体】暂无
【出版社】暂无
【所属分类】 B244
【录入时间】2007-01-01
相关文章
- 1、试论老庄哲学对陶渊明的影响 作者:李叙彬 年份:1987
- 2、读《陆王心学研究》 作者:姜国柱 年份:1998
- 3、心性的意义: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 作者:张茂泽 年份:1998
- 4、王安石江宁讲学考述 作者:刘成国 年份:2003
- 5、和会朱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富河 年份:暂无
- 6、比较朱熹与陆九渊读书法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作者:陈露 年份:暂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