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作者】 孟庆茹
【刊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到隐这一人生转折的是中庸思想,仕隐情结伴随孔子的一生。
【年份】2004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I206.2
相关文章
- 1、试论中国传统伦理观的特征 作者:陈望衡 年份:1989
- 2、仁:以仁养天下万物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 3、说文献 作者:邵胜定 年份:1985
- 4、也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作者:费民 年份:1990
- 5、跨文化交流中如何体现“礼”的文化内涵 作者:黄洪波 年份:2004
- 6、《论语》和酒 作者:李生春 年份:1989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