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诗学及其诗之通趣

作者: 张海鸥 日期:2001.01.01 点击数:0

【作者】 张海鸥

【刊名】文学遗产

【关键词】 《全宋诗》 余靖 宋代诗学 司马光 《沧浪诗话校释》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 八月至十二月 古籍出版 《武溪集》

【摘要】处世审美,皆尚通达,讲意趣,余靖乃开风气者之一,惜尚未引起文学史家重视。本文特论之。 余靖论诗倡通趣,见于《武溪集》卷三《曾太傅临川十二诗序》:“古今言诗者,二雅而降,骚人之作号为雄杰。仆常患灵均负才矜己,一不得用于时,则忧愁恚憝,不能自裕其意,取讥通人,才虽美而趣不足尚。久欲著于言议而莫由也。今龙得罪去朝,守土滨江,同年不疑曾兄惠然 舟见顾。间日共言临川山水之美,因出十二诗以露其奇。其诗皆讽咏前贤遗懿,当代绝境,未尝一言及于身世,陶然有飞遁之想。通哉不疑!不以时之用舍累其心,真吾所尚哉!遂题其将。”古人所谓通,是人生哲学,是生命的智慧状态,是生存的审美境界,于诗而言,则是诗中的生命意趣。《说文》:“通,达也。”通达常合用,形容人能通晓变化之理,学问贯通古今,阅世、处世达观从容,不固执,善于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易经...

【年份】2001

【期号】第4期

【所属分类】 I207.22

3 0
推荐内容